東方石龍尾 Limnophila orientalis

     東方石龍尾是個新名字,但如果用無柄花石龍尾來稱呼,那是不是感覺好像有聽過?在臺灣早期的水生植物刊物中,提到石龍尾屬植物都會提到無果石龍尾與無柄花石龍尾,其中無果石龍尾在筆者早期的網誌中有提過,甚至對於這種產在淡水且莖上光滑無毛不結果的物種對於其是原生種還是外來種的石龍尾表示滿滿的疑惑,而另外一種被記錄在宜蘭地區,莖上有毛且會結實但超級稀有的物種則稱作無柄花石龍尾。但是但是但是!!! 隨著近年的石龍尾屬分類的重新整理 (2013,蔡),前者無毛不結實舊稱無果石龍尾的種類被更名作無柄花石龍尾 (Limnophila sessiliflora),且屬於外來歸化種,而後者也就是產於宜蘭超級稀有的無柄花被更名作東方石龍尾 (Limnophila orientalis),也就是本文所介紹的種類,而要介紹這種植物也得從我與宜蘭的故事說起。

    "無果石龍尾變成無柄花石龍尾而且是歸化種,無柄花石龍尾變成東方石龍尾還是很稀有,可以理解這是新的處理。"

    知道宜蘭的泉水非常有名,其中的水生植物更是豐富,然而在學生時代由於負擔不起旅費的問題所以始終難以一窺宜蘭的水草,直到2007年冬天,一切似乎動起來了。筆者與同行朋友們的福山植物園入園申請核准了,所以計劃著傍晚前在羅東集合隔天再前往,而成員也包括後來到福山當助理的蔡先生,重要的是在集合時間前有充裕的時間可以跑自己的行程,而這將成就第一次在宜蘭做田野調查... 順道一提,後來往福山植物園的路塌了,所以去福山的行程終止了,然後就一直拖到2020年底才以訪客身分再次進入。再順道一提。雖然福山行程吹了,但筆者的田野調查還是挺有成果的,當時發現了非常稀少的歸化溫蒂椒草,雖然10年之後這玩意已經制霸宜蘭了。然後石龍尾?

    自從到了中部念書後有好長一段時間跟蘭陽平原脫節了,直到2015年,走入田野鎖定冬山區南宜蘭開始了筆者的旅行,旅行中找到了許多的水生植物,但有個問題是那些水草大部分都是外來入侵種,原生種呢?在這次的旅行中石龍尾已經變得難得一見,2016年初我在網路上注意到幾篇關於石龍尾與宜蘭棲地的貼文後便開始將目標放上北宜蘭地區,在接下來的幾趟旅行中我找到了許多長柄石龍尾的棲地。後來。這當中有一筆神似東方石龍尾的照片,在眾多宜蘭水草的貼文中可謂鶴立雞群。筆者在當時甚至推敲街景區域結合Google街景在天際線與山景中結合自己觀察的湧泉石龍尾後最後鎖定一個區域。還記得第一次造訪是在下午三點搭火車抵達宜蘭且步行的,雖然天氣不適合拍攝但當時心想先勸認目標雨天也無法,況且夏天雨後走在田野格外舒服,但在那趟行程中最後找到的全都是長柄石龍尾。眼看搜尋沒有結果,但對於該物種既然存在這個時空還是會想看看的執著,最後才在莊大哥的幫助下提供了關於當時稱的無柄花石龍尾也就是本文的東方石龍尾的棲地線索後順利在野外找到了這種傳說中的物種。

2016年初遇東方石龍尾

現場多為沉水植株

沉水葉

僅有的挺水株,莖上的細毛是特徵

    打開高雄寄來的包裹,裡頭是曾經見過的植物,沒想到這竟然會是筆者第二次見到這種物種的形式。

    時間來到2020年中,應福山植物園之托從高雄朋友的苗圃寄來這個曾經採自宜蘭的東方石龍尾的包裹,這希望的包裹,協助保種,打開包裹看著蜷縮的植物體真是百感交集,水草就應該健健康康的攤在自然裡啊。儘管東方石龍尾與常見的長柄石龍尾不好辨識,做為特徵鑑別最好的方法還是要取得挺水株然後觀察挺水株莖上的細毛與花朵解剖構造。回到2016年夏天,第一次與這種植物在野外碰面,那時生育地是一條湧泉溝但是藻類長得很誇張而且缺乏足夠挺水株難以鑑定因此我隨手拍了幾張照片後便行離去,並等待下次造訪時補齊花的照片,然而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會是無盡的等待。在這之後筆者一段時間未曾在野外見過東方石龍尾,這植物在那段時間就這麼憑空消失,就像大多數的水生植物那樣野外滅絕了。太多原因,不知道是為什麼,但只有一件事可以確定... 這植物就是找不到了。打開包裹,一切的一切都湧上心頭,那時莊大哥為了鑑定進而採集與繁殖物種,東方石龍尾幸運存活了下來但不是在野外了,而是在幾百公里外的小鎮私人園子綻放著花朵。未來他可以為任何植物愛好者的園子裡或保育單位所栽培收藏保種但就是不能回到野外。直到人們更尊重自然吧。

    "曾經是永恆的等待,如今不再永恆,也只是曇花一現。"

    2020年末,筆者在宜蘭地區拍攝水草時,無意間注意到了個混著居家廢水不慎清澈且飄著淡淡臭味但長滿壅塞水草的水溝,而當中也包含了石龍尾。那會是常見的長柄石龍尾?還是稀有的東方石龍尾?都有可能,畢竟這個流域的上游確實是東方石龍尾曾經的分布地之一。耐著性子踩下汙濁的底泥拍了幾張照片,同時因為植株缺乏挺水株不易鑑定因此想採些栽培看看。不過筆者缺乏理想的栽培環境,種著倒是不怎樣,但野外的隔了一陣子可以再回去看看了,於是便順手丟在流域乾淨支流。現實總是這麼的作弄人,幾個月後再度重回現場,當時發現的溝渠連同筆者標記的乾淨支流整個挖掉翻新了,本以為絕望失望時在行程中卻意外在另外兩處湧泉發現正開著花的東方石龍尾,天啊,真是太感動了,蒼天不負苦心人的,雖然也是除草劑環伺的悲劇環境但總算讓我捕捉到開花的樣子了,而不管這是迴光返照還是還是怎樣總之趕快拍就是了。

味道很纏人的汙水渠與石龍尾

2020年6月宜蘭地區東方石龍尾汙水渠生長環境整體

2020年10月宜蘭地區東方石龍尾生長環境再訪即重新水泥化

2020年10月宜蘭地區東方石龍尾另一處湧泉溝渠的野生族群也深受除草劑威脅

鄰近挺水株有毛因此應為東方石龍尾

即將挺水

2020年10月宜蘭地區東方石龍尾挺水開花

2020年10月宜蘭地區東方石龍尾挺水開花一景

2020年10月宜蘭地區東方石龍尾另一挺水植株

2020年10月宜蘭地區東方石龍尾水邊挺水植株

2020年10月宜蘭地區東方石龍尾生長在農田溝渠旁

東方石龍尾花果生長情形

開花

挺水植株愈大則莖上的毛愈明顯

    "曇花一現固然驚艷,但該謝的花註定會謝..."

    那東方石龍尾就這麼安全了嗎?此後,東方石龍尾又這麼消失了,直到筆者在2021年末觀察僅有兩小叢且開著花,但植株生長區域小於0.5平方公尺,即便拍攝當下的植株也正逢溝渠清理因此植株多倒伏或斷裂,而溝渠內強勢外來種水草橫型,在農民無差別除草的情況下,原生種只會愈來愈消彌,未來堪憂啊。我只能往好處想,至少人工保種上這植物是不會消失滅覺的,野外的就聽天由命?這也不是只有東方石龍尾的問題了,但這就是野外原生弱勢水草的狀況。在保種觀念升起之際東方石龍尾在各大保種中心與私人苗圃大概能延續好一段時間的族群,但這些族群這個物種有機會回到野外嗎?也許在野外無法排除物種凋零的原因前,從保種中心復舊的族群大概就向砲灰一樣,會再次凋零吧。綜觀而言筆者這不算長的五年觀察中,名字變了,但不變的是依舊悲催的野外命運,寫下這份故事的同時也算是當個紀錄吧。

農田除草後被翻倒的族群

希望這植物不會就此消失

Refer
20160723
20200626
20201003
2021101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小獅子草 Hygrophila polysperma

小榖精 Eriocaulon cinereum

臺灣簀藻 Blyxa echinosperma

大葉田香 Limnophila rugosa

長葉茅膏菜 (芬利松茅膏菜) Drosera finlaysoni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