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6的文章

冠果草 Sagittaria guayanensis

圖片
     一種生長在水田的小型澤瀉科植物,有著心形的葉片,潔白的花朵,若由相似物種的想像來看,大概就是把 慈姑 像搓湯圓一般搓圓了的產物,箭形的葉片搓掉了銳角,留下了深缺看起來就像愛心一樣,而挺拔的植株也被搓矮了成了矮矮小小的浮葉植物。      第一次對冠果草有所認識是在高中的時候,那時在塔山自然實驗室裡有幾篇很棒的水生植物介紹,文中對於冠果草的介紹乃至發現史都有著相當深刻的描述,但當時筆者並沒有奢望著要立即見到這種植物,因為那時候筆者也沒有太多野外探察的經驗,加上文章中描述的新竹縣關西鎮,這個僅存的分布地又是一個陌生的地方,於是對冠果草的的認知一直是在書本照片上,一直到了 2005 年夏天,荒野保護協會在臺北市士林官邸辦的水生植物展,就在那時才有了機會觀察冠果草的活體.有趣的小插曲之一是在筆者高中的時候曾收到一份誤認為冠果草的活體包裹,約莫在 2004 年於知名網路論壇塔內植物園認識一名住在關西鎮的網友,當時該網友為了感謝筆者贈與的絲葉狸藻便答應幫上野外尋找這種稀有的水生植物,約莫一個多月後該網友興奮的回應說他找到了疑似冠果草的物種,在平鎮的田裡...。真的?不過最後鑑定的結果其實是鴨舌草,雖然略感失望,但也感謝網友真的有幫忙找就是了。      在高中畢業後開始的植物探索之旅中冠果草一直都是屬於高不可攀的傳奇性物種,除了他的稀有性之外,可耕地的退縮以及集約農業的影響都讓這種高度依賴水稻田為生育環境的水生植物備感壓力,甚至是否還存在著野外族群都是個未知數,一直到 2015 年夏天,在認識了一位草友之後從他的口中得知野生族群大概的現況後再度燃起了尋找他的慾望,不過在比對圖資以及地貌種種資料,真正開始尋找的時候已經是 2016 年夏天了,在鳳山溪畔的水稻田中行走,炙熱難耐的太陽曬得實在無力招架,然後在這麼嚴峻的情況下進行田野調查的結果未必與收穫成正比.撲了空。對,除了稻子和遍地的毛毛蟲 (這一點也不誇張) 之外,筆者什麼也沒找到,而再度埋首於資料中發現筆者發現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漏了,那就是冠果草的生長季適逢二期稻作插秧之後,而開花期則為中秋節左右為最大期,在了解物候生長季之後筆者按耐住自己那浮躁的心情,靜靜地等待著,等著當秋風吹來圓月升起時再行探訪。      2016 年 9 月,關西的氣溫異常燥熱,前一晚的鋒面大雨並沒有讓今天的天氣涼爽一些,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