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草 (二裂挖耳草) Utricularia bifida
一種生長在潮濕土坡到岩壁的狸藻科水生植物,由於生長環境限制通常生長在向陽山坡滲水環境,加上植物體小型僅匍匐在地面生長著稀疏的葉子,因此相當不明顯,可一旦開花花雖小但鮮豔的小黃花像耳杓一樣立在溼地上非常顯眼,若是遇到盛開的族群,很難不注意到這一枝枝的小黃花。 2022年3月臺北淡水的挖耳草特寫 挖耳草做為狸藻科的一員其標誌性的食蟲特性也是具備的,也就是其用來捕食浮游生物的捕蟲囊。不過比起狸藻科浮游於水中的絲葉狸藻 ( Utricularia gibba ) 以及 黃花狸藻 ( Utricularia aurea ) 來說其捕蟲囊的構造相對不容易見到,因為挖耳草是狸藻科特化匍匐於淺水濕泥地的成員,因此捕蟲囊往往貼近於地表泥中不易觀察,但若刮起植株稍稍清洗一下便能輕易觀察到。 挖耳草匍匐生長於泥地上且開著別緻的小花但其在園藝的應用上相當稀少,因為要營造貧養向陽的濕地環境並非主流的造景環境,不過若是在水族應用上則相當出名,由於其匍匐在泥地的特性因此能營造出前景草毯效果,不過挖耳草本身植株塑形不夠茂密,因此水族上實際使用的是 禾葉挖耳草 ( Utricularia gramifolia ) 或者史氏挖耳草 ( Utricularia smithiana ),這些水族觀賞的狸藻屬植物如今大量歸化在臺北汐止、內湖以及士林山區大大小小溼地將近10年,與 大葉穀精草 、 菲律賓穀精 草欣欣向榮的生長著,但卻也壓縮了原生的挖耳草的生長空間導,比方說2015年末記錄到基隆安樂山區仍有本種存在,然如今該地已遭其他強勢外來種狸藻覆蓋 致其族群幾乎自當地消失相當可惜 。筆者觀察這些挖耳草時最早也是自臺北汐止的山區開始,也幾乎是在同年注意到黃色的挖耳草裡混入了一個藍色巨大的面孔,因此對於歸化的禾葉挖耳草筆者也是很早就接觸且認知到這種物種的存在。那麽回到主題的挖耳草,接下來就來聊聊這種植物分佈的狀況。 筆者最早在2005年高中時期於臺北 五指山區 一帶的山區注意到這種植物 ,這一段山上的產業道路在筆者有摩托車之前得徒步爬山可算是相當遙遠備感艱辛的,因此雖然當天大雨但還是把握造訪機會拍攝了許多照片 ,也因為當時天候不佳因此便有了事後再安排天氣好的日子再前往拍攝,這一決定在上了大學有了摩托車後開始對該地區進行一定程度的觀測調查,隨後也在臺北汐止、士林接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