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 Sagittaria trifolia
慈姑,在臺灣最常見的澤瀉科成員,有著標誌性的箭頭形狀葉子,再加上白色成串的花朵,使得這種植物不論在何處都算得上是溼地裡耀眼的存在, 在筆者剛開始接觸水生植物時就留下了深厚的印象,與之相提的還有他的名字。那究竟慈姑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過去,這是一種美麗而常見於田邊的水生植物,至少在筆者的故鄉"北海岸"是如此的,以至於好長一段時間鏡頭裡總是有意無意的忽視他。如今,走向全臺灣,他似乎已經不再常見,這會是下個10年走向稀有瀕危的田間雜草嗎?帶你認識慈姑的故事。 2011年6月臺北三芝慈姑特寫 本草綱目紀載" 慈姑一根歲產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諸手。"故名。 又 在古文中慈姑或寫作茨菰或茨菇,相傳古有四姑一女子不忍鄰嬰挨餓然乳水不足,遂以"茨菰"調羹哺乳自己嬰孩,以乳水哺乳鄰之嬰兒,後人感動其善念遂將四姑稱作"慈姑",而一同改名的也就還有慈姑本身了。不過這種植物過往分佈在鄉間水澤,是一種常見的農田雜草,然而在物換星移之下這水生植物雖然不致滅絕但其族群也不是那麼的常見,那今天就來好好認識這種印象中很常見但其實也不怎麼多見的植物。 說到慈姑就不得不提一下他所屬的科別澤瀉科,至於澤瀉兩字的意義就字面上來看水字旁總能聯想起沼澤多水的地方,事實上這個科別裡的成員全都是些逐水而生的草本,在臺灣最常見的澤瀉科成員為本種即慈姑,但除此之外還包含另外4個成員分別是普遍分佈在北海岸地區的 窄葉澤瀉 、主要生長在新竹地區的 冠果草 、僅生長在宜蘭草埤的圓葉澤瀉,最後是幾乎自低海拔消失了的瓜皮草。而若將目光放向原藝與水族用的澤瀉科成員則也有不少引進的成員包括帝王蓮、蒙特登慈姑、小海帆、紅蛋以及外型近似瓜皮草的線慈姑分別使用在水景花園與水族缸的造景裡。 介紹完了澤瀉科的大概之後那還是再回來聊聊這種原生,帶著箭形葉並開著美麗白花的水生植物, 這種葉形特殊在臺灣野地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物種,一樣是在小時候的繪本裡看過這種植物,然而童年時代雖然在彰化鄉野間生活過一段時間然而穿梭於阡陌之間卻也未曾見過這般水生植物,第一次見著慈姑是在造訪公路花園的過程,而沿路攤商展出販售不少奇花異草完完全全出乎當時筆者的想像,在眾多出售的展品中也屬水生植物小品盆栽最為令筆者注意,也就是在當下筆者採購了一盆